北京大學力學專業歷史悠久,基礎雄厚。溯其源流,早在京師大學堂時期即設工科分科大學,1946年北京大學工學院成立,下設的機械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系與力學息息相關,張維、錢偉長、王補宣、杜慶華等眾多名家在此執教、兼課或學習;錢學森先生亦親自參與學院發展規劃、指導學院學科與科研建設。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工學院的機械、電機、土木、建筑四個系合并到清華大學,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學 ;北京大學工學院建制取消。在周培源先生建議下,三校調整籌備委員會及教育部決定在北京大學建立力學專業,同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1979年3月,北京大學力學系成立,1995年更名為力學與工程科學系。2005 年2月,北京大學決定依托學校理科、醫科以及人文學科的綜合學科優勢,重新創建工學院,同年,能源與資源工程系成立;2006年,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整體進入北京大學工學院;2010年,航空航天工程系成立。2024年,為響應國家“新工科”建設戰略需求,北京大學整合優勢資源組建工學部,成立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由原力學與工程科學系、能源與資源工程系、航空航天工程系支撐建設,標志著力學這一傳統優勢學科進入發展的新階段。
北大力學,自周培源先生首創,錢敏、吳林襄、葉開沅、陳耀松、王仁、周光坰、董鐵寶、孫天風等一代學者相繼奮斗,艱苦創業,為北大力學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老科學家精神的鼓舞下,北大力學在教學、科研和基礎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構建了特色鮮明、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著重研究力學及交叉學科的重大前沿問題,以及國防和工程中的關鍵問題,承擔了大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重大項目和國防與重大工程攻關課題,取得了一批領先的原創性研究成果。與此同時,北大力學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力學與工程技術人才,是全國培養院士最多的力學學科,共計20位院友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其他國家院士。
面向未來,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將結合人工智能、低空技術、新能源、量子信息、先進計算等新質生產力,通過推動與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交叉拓展力學基礎研究,發展基于力學的多學科交叉工程科學,致力于在國際力學前沿基礎理論和重大工程應用技術研究上做出重要貢獻。學院下設四系一所:力學系、科學計算與智能工程系、航空航天工程系、能源與資源工程系、海洋工程研究所。同時,學院擁有湍流與復雜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重要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工程力學、生物力學、動力學與控制、科學計算與智能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能源與資源工程、海洋工程。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銜接有序,既能從事學科前沿研究,又能承擔國家重大需求研究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師資隊伍。國家級人才計劃(含青年項目)、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人才計劃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比例位居全國同類院系前列。
教育教學是學院的立院之本,學院始終堅持“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教育理念,既有堅實的數理基礎訓練,也有深厚的人文素養熏陶,還有對創新精神的鼓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構建了完善的本科、碩士、博士培養體系。北大力學學科連續三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名列榜首,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全國第一批“強基計劃”、拔尖學生培養計劃 2.0 基地。“力學強基班”擁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先進的培養體系,并設立“周培源書院”,開拓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致力于培養力學基礎與跨學科交叉領域人才。通過構建數理基礎科學與空天海洋能源等工程技術間的橋梁,培育具有科技報國使命擔當、深厚家國情懷、卓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的未來工程科學引領者。同時,學院注重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的融合培養,依托學院“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大學周培源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培育學生“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
高水平和國際化的教學體系是學院的教學特色,也是學院發展的戰略支點。學院大力推進課程與教學改革,通過聯合培養和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快教育國際化,與多所世界頂尖院校建立戰略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學術環境,開放包容的國際化氛圍,既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也提升了學院在全球力學領域的話語權。
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始終秉持“建設世界頂尖一流學科”的戰略定位,成立了由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指導委員會,以及由國內外大型企業領袖組成的理事會,為學院的戰略制定、資源拓展獻計出力。產、學、研結合是學院辦學的重要戰略舉措。學院尊重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的發展規律,響應國家重大產業政策,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和院企合作模式,積極構架“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與業界緊密合作探索和推動國內工科發展的新方向。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將傳承北大百年的學術積淀與創新精神,繼續弘揚周培源先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學術精神,著力營造團結協作、追求卓越的學術氛圍,朝著“創新機制,匯聚英才;前沿引領,一流教學;強化基礎,勇攀高峰”的總體目標穩步前行,致力于建設世界頂尖學科,將學院建設成為在國內力學與工程科學領域發揮核心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在國際學術界具有顯著影響力的高水平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